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(ERA)通过基因芯片分析248个容受性相关基因,确定个体化种植窗,2025年Meta分析显示,反复着床失败(RIF)患者使用ERA后临床妊娠率提升15%-20%,但适用人群存在争议。
一、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:
1、检测时机:传统认为种植窗固定在LH峰后6-7天,ERA发现25%患者存在种植窗偏移(提前或延迟1-2天);
2、检测流程:激素替代周期第5天(孕酮转化后)取内膜活检,24小时内出具报告,指导精准移植时间;
3、适用人群:推荐使用:≥3次移植失败、内膜厚度正常(≥8mm)、胚胎质量良好者;不推荐:薄型内膜(<7mm)、宫腔粘连患者(ERA无法改善结构异常)。
二、临床证据与争议:
1、疗效差异:支持证据:数据显示,ERA指导移植使RIF妊娠率从28%升至45%;质疑声音:2025年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》研究显示,ERA组与常规移植组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(38% vs 35%),可能与胚胎质量混杂因素有关;
2、成本效益比:单次检测费用约$1500,3次移植失败患者使用ERA可降低总体治疗成本(减少无效移植次数);
3、技术升级:2025年ERA-Seq技术整合菌群检测,可同时评估内膜菌群多样性(乳酸菌<70%时需先调整),使妊娠率进一步提升8%。
2025年指南建议:ASRM推荐ERA作为RIF的三线检查,仅在排除胚胎质量、宫腔结构异常后使用,避免过度检测。
- 上一篇:上海助孕: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对精子质量的长期影响 [2025-8-19]
- 下一篇:辅助生殖中卵子捐赠的法律与伦理争议 [2025-8-19]